1.弗朗索瓦·奥朗德的轶事典故
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25日宣布已经与瓦莱丽·特里耶韦莱分手。
年近50岁的特里耶韦莱曾是法国著名的政治记者,主持过电视台政治节目,担任过《巴黎竞赛画报》编辑。她从2006年开始与奥朗德共同生活,但两人一直没有结婚。2012年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后,特里耶韦莱一直被视为“第一夫人”,同前任“第一夫人”卡拉·布鲁尼的时尚形象不同,记者出身的特里耶韦莱更显知性,也相对低调。 2015年1月在法国反恐大游行过程中,一只鸽子在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拥抱《查理周刊》专栏作家帕特里克·佩卢克斯(Patrick Pelloux)时排下粪便,正好落到奥朗德的衣服袖子上。
参加游行的该周刊其他员工都目睹了总统遭粪击的尴尬场面,漫画家卢兹(Luz)也说,鸽子排便时才不会考虑被砸中的人是不是名人呢 。
2.名言警句五句
1.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 (《荷马史诗》) 荷马
2.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简爱>;夏洛特·勃良特
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 海鸣威
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 (《伪君子》) 莫里哀.
4.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汤姆叔叔的小屋》) 比彻·斯托夫人.
5.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巨人传》) 弗朗索瓦•拉伯雷
6.获取一颗没有被人进攻的经验的心,也就像夺取一座没有守卫的城池一样。(《茶花女》) 亚历山大·仲马
7.友谊就是一切。友谊比才能更重要,比政府更重要,它和家庭几乎是可划等号的。千万别忘记这一点。({教父》) 马里奥·普佐
3.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是谁说的
编辑本段起源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1694.11.21-1778.05.30):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格言。
他喜欢散步、跑步、击剑、骑马、游泳、爬山、日光浴等运动。直到80岁高龄时,还和朋友一起登山看日出。
编辑本段概述 生命在于运动 体育哲学运动观和生命观重要命题。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提出的著名论断。
生命运动是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蛋白体是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生命运动是蛋白体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编辑本段内涵 生命在于运动的内涵是:生命的产生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没有物质运动就不会有生命的产生;生命的存在在于运动,运动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要维持生命体存在,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生命的发展在于运动,运动又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其外延是:生命运动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运动,更包括人类生命体运动;对人体生命来说,不仅指机械运动,还包括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不仅包括宏观的躯体运动,还包括微观的细胞运动、分子运动等诸多运动形式。
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
4.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是谁说的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1694.11.21-1778.05.30):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格言。
————————————————————————————————————————————————————————————————————————————————————————————————————————————————————————————————————————————————————————选我选我!希望采纳。
5.毕加索名言
绘画的技巧成分越少,艺术成分就越高." "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
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必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亡其实也是一样的”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之后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为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黑人有艺术。
除此之外,白种人根本无艺术,不懂艺术,这么多年来,我常常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有这么多中国人乃至东方人来巴黎学艺术!” 这话,以我看来,似有恭维客气的意味,但从另一方面,也可见毕加索对东方艺术评价极高,也反映了他身为世界艺术大师,仍虚怀好学。 Art is a lie that tells the truth (美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
这句话很好地点出了他一生为之奋斗,追求的风格。 『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则是剽窃。
』 “艺术并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然而这种谎言能教育我们去认识真理” 毕加索(1881-1973),他的名言太多了(比如:这是你们的杰作,这句话是他对法西斯的德国兵说的,这句话生生的反映了毕加索对战争的痛恨以及他的幽默机智在故事里展露无遗 )。其实他本身就是一部传奇,而一整部书可能都难以概括他的多姿多彩,天才巨作和绯闻层出不穷的传奇人生。
他的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和自我超越,对生命的呕歌和激情,作品中洋溢的童真纯朴,以及对丑恶,战争和黑暗世界的鞭鞑,无不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自己放浪不羁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也成了人们争议。
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则是剽窃。 艺术并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然而这种谎言能教育我们去认识真理 毕加索名言录(2009-06-07 110140)标签:善恶 荷马史诗 是非 this 毕加索 文化 毕加索名言录 毕加索对泽尔沃说:“你不用拿这些给我看。
在我们这个精神薄弱的时代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制造热情。有多少人真正读过荷马史诗?可这妨碍不了满世界的人都在谈论荷马。
荷马神话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热情是我们和年轻一代最需要的东西。”
】 【“我们总是处于善恶是非的交织中,不管怎么样,善恶是非本身之间是互相脱不了干系的。对这个人是好的,对别人来说未必就好。
选择一个人往往也就意味着牺牲另一个人。因此那人必须要有大夫或者杀手的勇气,来接纳别人带来的罪恶。
不管在何种处境下,人都不是天使。
生活中的每样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如创造力、新想法之类的每一件有价值的事物都会同时伴随着阴影。”】 【“要说怎么做才能获得的一些自由,那就只能释放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了。
即使这样也不能持久。”】 【“在蓝色的蓝色的蓝色的蓝色的蓝色之间比蓝色的地中海的白马的蓝色和竞技场的芳香的蓝色的蓝色要不蓝。
”】 【“我从不寻找,我只是发现”】 【毕加索对弗朗索瓦丝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爱情,只有爱情的证据。”
】 【毕加索对赫莲娜·帕梅林说:“别谈什么艺术了。我们就是被艺术给害了。
大家都不再画画了:他们追求艺术。人民需要艺术。
于是艺术就大行其道。可是画中的艺术成分越少,这画本身的成就就越高。”
“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是‘今我’和‘故我’”。】 【弗朗索瓦丝(毕加索没有‘征服’的女人):“真正的贵族包括那些在任何窘境下都能凭借自己的才智化险为夷,顺利脱身的人。”
】 1946年的某天上午,理发店里来了一位面容憔悴的顾客,他叫雅克•普雷维,是不久前从纳粹集中营放出来的。正好毕加索也来理发,普雷维卷起袖子让他看胳膊上烙的号码:186524。
后来,普雷维也成了毕加索的好朋友,毕加索不仅给他钱,还让他去疗养院休养。当普雷维前来参观毕加索画室的时候,毕加索指著那些画对他说:“只要你喜欢,你可以随便挑。”
毕加索一生从没给自己作过画。1973年4月7日,92岁的毕加索在雅克琳的陪同下,走到大厅的镜子前,说:“明天,我开始画我自己。”
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他就与世长辞了。阿里亚斯听到毕加索去世的消息,禁不住失声痛哭。
音乐家鲁宾斯坦经常到好友画家毕加索的画室看他画画。一次,鲁宾斯坦在好几个月内看到毕加索不断地在画同样的东西。
背景是阳台的铁栏杆,近景是一张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当毕加索画了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坦不耐烦地问:“每天都描绘同样的静物,难道你不厌倦吗?” 毕加索反问道:“你不觉得自己在说废话?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每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从中看到不同的个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都是不同的。”
从此以后,鲁宾斯坦在重复弹一首歌时,皆可弹出不同的韵味。 毕加索出名以后,仿照他的画的人与日俱增,一时弄得真假难辨,让人们颇为担心。
一天,一个专门贩卖艺术品的商人见到了毕加索的壁画《和谐》,他对画面所表现的十分不解。为了充分了解毕加索的绘画风格,以防上当,他专程带了另一幅签有毕加索名字的画来求教于毕加索。
商人。
6.一句名言的出处
我所做的一切,是何等微不足道。但我去做这一切,却是何等重要。 ———伏尔泰
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伏尔泰(Voltaire,1694.11.21-1778.05.30):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7.弗朗索瓦·奥朗德的人物评价
希腊《新闻报》(《奥朗德,“欧洲罗斯福”》):饱受紧缩之苦的希腊人期待,法国人应带领欧洲效仿罗斯福新政,着力拉动经济增长 。
托马斯·皮凯蒂: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与富兰克林·罗斯福1932年当选美国总统时面临的危机相似。罗斯福上任之初,美国刚遭遇经济大萧条,罗斯福秉承“凯恩斯主义”精神,采取了一系列国家干预和刺激措施来提振经济,史称“罗斯福新政”。奥朗德也应“顺应民意,实施新政”。他在文中支持奥朗德发行欧元欧元债券来筹集投资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
希腊《每日新闻》:奥朗德有可能重新定义法德轴心作用,削弱德国在欧债危机中的主导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优秀句子网 » 弗朗索瓦.奥朗德名言(弗朗索瓦·奥朗德的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