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永健简介
钱永健 英文:Roger Yonchien Tsien,罗杰钱 性别:男 出生:1952年5月 生于:纽约 国籍:美国 祖籍:中国浙江杭州 堂叔: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新泽西州利文斯顿长大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1972年,拿了美国国家优等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获学士(化学和物理,Witha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1977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
1981年,钱永健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这里工作8年,成为大学教授。 1989年,钱永健将他的实验室搬到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现在他是该校的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1995年,当选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 199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重要奖项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1991年,帕萨诺基金青年科学家奖; 1995年,比利时阿图瓦-巴耶-拉图尔健康奖; 1995年,盖尔德纳基金国际奖; 1995年,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研究奖; 2002年,美国化学学会创新奖; 2002年,荷兰皇家科学院海内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奖; 2004年,世界最高成就奖之一以色列沃尔夫奖医学奖。
2004年,获沃尔夫奖(Wolf Prize in Medicine),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2008年,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2名科学家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2.钱永健给了中国人什么启示
相关新闻: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0月8日1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
他们三人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突出成就。 钱永建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下中国的各大网站几乎惊人的一致: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了,因为这个钱永建是被誉为“导弹之父”的钱学森的堂侄,怎么说也和咱们中国沾了边。
然而这个我们以为让我们扬眉吐气的“中国人”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从小在美国长大并在这里生活,但我希望奖项能鼓舞中国的学生和科学家。 一句简简单单的“我不是中国科学家”着实给了那些激动万分的中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事到如今,很多中国人也确实该清醒了,虽然,这个钱永建是钱学森的堂侄不假,但人家确也不是中国人,人家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说白了,我们都瞎激动了,钱永建获得诺贝尔奖项和中国没什么关系。
说来有点不可思议,泱泱大国竟然无人问鼎诺贝尔奖项。可是,更为奇怪的是,我们的“中国人”一旦到了国外,便光芒四射,从杨振宁到李正道,再到今天的钱永建。
我们可以酸溜溜的说,我们不稀罕诺贝尔奖。但有一个事实已经无法回避,不是中国人不够优秀,而是“中国教育”这个大熔炉出了问题。
写到这里想起前几天我所任教的大学校园里发生的一件事,心中至今还有点愤愤然。校方要求学生(非师范类,我们是工科专业)必须报考“普通话等级考试”,而且报名费高达138元!当学生问及我“普通话等级考试”对于本专业是否有帮助时,我想也没想,脱口而出:没用!然而就是这个“没用”,引发了相关领导在会议上的“长篇大论”,某某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云云。
我突然很想知道,钱永建的英语是“美国普通英语”吗,不知道是几级?我实在想不明白一个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对他的专业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同样,在学生学习压力很大的情况,校方组织这些所谓的“考试”,也是对正常教学秩序的一种干扰。
其实,考试的背后,大家都知道,某些人眼光盯住并不是学生的发展和前途,而是自己的腰包和钱途。 中国的教师在经历了那个特殊的“妖魔化”年代之后,“臭老九”的帽子是摘掉了,但是又很不幸的走进了另外一个极端。
一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个“金箍”牢牢的套在了教师身上,看上去,教师的地位高得吓人,但实际的待遇却是寒碜得丢人。 于是,三尺讲台上那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多少其实已经丢失了自己的灵魂。
这里面的辛酸和眼泪,恐怕不为人师者,不在一线工作者,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施教者出了问题,可想而知我们的学生了。
在我们感叹诸如“现在大学生素质低下”的同时,事实上是给自己扇耳光,中国的教育,该是时候揭开那层“皇帝的新衣”的时候了,那身神圣的“金箍”也该从中国教师的身上剥离下来。 说白了,诺贝尔奖不是不青睐中国人,而是中国的“土壤”不太适合诺贝尔奖的生长,这和“橘生淮南则为橘”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们要从“土壤”上去寻求原因。
3.钱永健的其他
钱永健的父亲钱学榘与钱学森是堂兄弟,都是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缪之后,两人均毕业于交通大学,并赴美国留学。对于家族的长辈钱学森,钱永健非常推崇。2007年在接受《细胞生物学杂志》采访时,他意外提到,母亲和父亲的家族中有很多工程师,其中,钱学森是中国导弹项目的负责人。
1952年,钱永健出生在纽约。或许是家学渊源,他打小就对科学产生兴趣。读小学时,父母给他买了化学实验玩具,但他觉得不过瘾。后来,钱永健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一本化学书,里面讲到怎么将紫色的溶液变成绿色,他于是被化学深深吸引。读高中的时候,他家地下室已经摆满瓶瓶罐罐。兄弟俩甚至悄悄制造火药,结果不慎起火,烧到乒乓球桌。尽管出现了事故,父母并没有阻止孩子们的化学实验,钱永健也只是将实验地点搬到室外的混凝土露台。
16岁时,钱永健凭借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一个化学项目,获得专为中学生设立的西屋科学奖。不过,钱永健在哈佛大学就读时,并不喜欢当时的化学教学方式,兴趣开始向神经科学转移。后来,他获得奖学金,将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其指派的导师是理查德·阿德里安(Richard Adrian)。
当时,钱永健的大哥钱永佑(Richard Tsien)刚好从英国牛津返回。钱永佑后来在斯坦福大学任职,并且和钱永健一样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钱永佑告诉弟弟,阿德里安是一位研究肌肉的电生理学家。钱永健顿时愣住了,因为那时他想研究的是大脑。
不过,阿德里安给了钱永健极大的自由度,钱永健开始研究如何观察大脑的神经信号网络。1980年,钱永健发明出检测钙离子浓度的染料分子。钙离子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号分子,因此,钱永健的这一发明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内成像技术。很长一段时期,生物学家们忽视了钙离子的化学问题,化学家不了解钙离子信号的生物意义。兼具化学和生物背景的钱永健,则在多次失败之后有所斩获。
两年后,钱永健与漂亮的姑娘温迪(WendyGlobe)成婚。
16岁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20岁获哈佛大学学士(化学和物理,)。25岁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曾获沃而夫奖(WolfPrizeinMedicine,2004),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我在美国出生,成长,但是我不太会说中文。我是美国科学家,这一点很确定。我不是中国科学家。血统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分,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出于一个开放的社会,自由的环境是培育科学家的要件。”
4.钱永健的简介,他有什么成就
华裔化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
境外媒体报道,钱永健与哈佛大学的利伯有望夺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姓名:钱永健
英文:Roger Tsien,罗杰钱
性别:男
出生:1952年
生于:纽约
国籍:美国
祖籍:中国浙江杭州
堂叔: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哥哥:钱永佑(Richard Tsien),斯坦福大学教授、曾任生理系主任
荣誉:
16岁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20岁获哈佛大学学士(化学和物理,Witha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
曾获沃尔夫奖(Wolf Prize in Medicine,2004),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5.钱永健简介
钱永健 英文:Roger Yonchien Tsien,罗杰钱 性别:男 出生:1952年5月 生于:纽约 国籍:美国 祖籍:中国浙江杭州 堂叔: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新泽西州利文斯顿长大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1972年,拿了美国国家优等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获学士(化学和物理,Witha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1977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
1981年,钱永健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这里工作8年,成为大学教授。 1989年,钱永健将他的实验室搬到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现在他是该校的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1995年,当选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 199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重要奖项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1991年,帕萨诺基金青年科学家奖; 1995年,比利时阿图瓦-巴耶-拉图尔健康奖; 1995年,盖尔德纳基金国际奖; 1995年,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研究奖; 2002年,美国化学学会创新奖; 2002年,荷兰皇家科学院海内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奖; 2004年,世界最高成就奖之一以色列沃尔夫奖医学奖。
2004年,获沃尔夫奖(Wolf Prize in Medicine),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2008年,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2名科学家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6.好佩服钱永健,谁多给我一点他的消息
钱永健:一家子都是杰出科学家 钱学森堂侄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大热门 钱永健喜欢穿粗斜纹棉布的衣服,喜欢骑自行车上班,这位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热门候选人。
他发明的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被评价为 “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他对于自己的成果却这样表示:“我只是将一本晦涩的小说变成了一部通俗的电影而已。
” 小时候曾自制手榴弹 钱永健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系教授。这位祖籍浙江,1952年出生在纽约的华裔,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
了解更多请进入/yanch2770935/blog钱永健与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三人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突出成就,当地时间2008年10月8日1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左右),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三人共同授予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钱永健,华裔化学家,1952年出生于纽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境外媒体报道,钱永健与哈佛大学的利伯有望夺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16岁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20岁获哈佛大学学士(化学和物理,Witha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 曾获沃尔夫奖(Wolf Prize in Medicine,2004),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转载请注明出处优秀句子网 » 钱永健名言(钱永健简介)